1月23日上午,海寧馬橋街道人大工委組織市人大代表開展“聚力環境綜合整治 人大代表在行動”主題活動,并邀請部分居民代表參加,對2018年度街道實事工程項目開展實地視察,其中之一是經編園區治氣提升項目。
今年初,馬橋街道(經編園區)將園區治氣提升作為今年度八大民生實事工程之一。一年來,街道(園區)以打好藍天保衛戰為重點,以解決重點區域、重點行業、重點企業臭氣異味擾民為突破口,集中力量開展治氣攻堅行動,努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。
當天,設置在經編總部大樓的“VOC治理設施及環境空氣監控中心”吸引了代表們的目光。監控中心大屏幕上,浮現很多小云朵和小園標,其中每一個小云朵都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工況監測儀,系統可以實時監管每家企業廢氣治理設施的運行狀態、及時發現治理設施老化及故障。而每一個小圓標則代表了一個空氣監測站,可以實時顯示經編園區的PM2.5、PM10、TVOC等大氣數據的變化。
監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,工況監測儀安裝在企業端的治理設備上,以此來記錄企業設備的運行狀態;空氣檢測儀安裝在經編園區七個微觀站點上,通過無線傳輸器,把數據傳輸到云端,再通過數據分析,最終可以把結果直接展示到云平臺上。
今年,街道共投入515萬元,分三期建設“馬橋街道(經編園區)廢氣治理設施工況實時監控系統”,該項目共涉及印染、單定型、產業用布、紡織后整理等58家企業,以及415個現場監控點位、7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。
海寧宏亮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個監控點位。當天,代表們來到宏亮新材料查看治氣設備的投入使用情況。宏亮新材料是一家經營產業用布的企業,該公司廢氣治理設施原先就有,但設施老舊治理效果不理想。如今,在園區的溝通對接下,宏亮新材料主動更新了廢氣治理設施,并且在廠區車間內安裝了VOC治理設施監控系統,接受街道(園區)廢氣治理設施工況實時監控系統的實時監控。
馬橋街道(經編園區)管委會副主任柴張華表示,工況實時監控系統和生產設備、大氣廢氣治理設施連在一起。從管理的角度來說,企業的生產設備只要一運行,廢氣治理設施就同步運行,杜絕企業的偷排行為。而通過園區內7個空氣監測站采集的數據分析,也可以篩選異常區域,結合風向,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執法檢查。
記者了解到,馬橋街道(經編園區)廢氣治理設施工況實時監控系統在海寧乃至嘉興,尚屬首家。截至目前,一期和部分二期的共16家企業、150個監控點位和7座空氣監測站,已經全部連線、并網運行。預計整個項目將在2019年春節前后全面建成。
為了深入推進治氣,今年以來,馬橋街道(經編園區)還多次開展由街道班子領導帶頭的“零點行動”,嚴厲打擊不法企業利用夜間時段偷排偷放工業廢氣等惡劣違法行為,形成環保高壓監管態勢。據統計,“零點行動”共檢查企業90余廠次,發現并整改問題45個,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起。
視察中,代表們建議,下一步要思想上高度重視,清醒認識治氣的艱巨和緊迫性;要提高主體的責任意識,幫助企業引進科學的治理方法;要強化監督的有效方法,加大突擊檢查的頻率,繼續開展“零點行動”,擴大企業在線監測面;要加大監督的執法力度,抓典型案例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
當天,人大代表們還對街道2018年度實事工程——精品示范道路項目進行了視察。